(文/红风 图/姚堃)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及对丹江口市环保志愿者回信要求,进一步推进思政课创新改革,提升专兼职思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高质量完成好支部党员春训活动。3月2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专兼职思政教师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丹江口市开展沉浸式培训,探索“理论+实践”双螺旋育人模式,强化思政教师理想信念教育。
教师们首先到雄伟的丹江口大坝,讲解员向大家全面介绍了大坝的建设历程、工程结构及在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在聆听中,大家仿佛听到了1952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指出的“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的伟大战略构想指示;仿佛看到了1958年十万大军来到丹江口,克服困难、团结一心建设丹江口大坝的宏伟场面;仿佛看到了为了南水北调,丹江口市两次移民,26万人告别故土,两代人多次搬迁为水让路。渔民收网上岸,全域禁捕,关停污染企业,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奉献;仿佛看到了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一江碧水经过1432公里的长途跋涉,滋润中国的心脏。每年95亿立方米的水润泽北方,惠及沿线7省市超1.2亿人口。听完讲解后,教师们俯瞰着浩渺的水库,深刻感受到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的磅礴力量,也为我国在水利建设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

随后,教师们走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纪念园以南水北调中线水利工程调水文化和水利移民精神为主题,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432公里调水线11个重要水利工程技术节点和鄂豫冀津京三省两市共15座城市文化地标全景体验为特色,打造“中国水利移民文化客厅”。教师们随着讲解员的步伐,边听边感受,一个个复制的场景,一次次伟大的创新,让大家再一次深深的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水是命脉,也是国脉”的深刻含义和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历史作用。在参观过程中,党员教师们庄严地重温了入党誓词,更加坚定了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活动最后一站,教师们来到水库边,开展了“保护碧水人人有责 志愿服务尽显担当”的环保志愿活动。大家手持垃圾袋、夹子等工具,认真清理库边垃圾,向沿边居民宣传环保知识,倡导爱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教师们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为守护丹江口水库的清澈水源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活动结束后,返程大巴变身为移动研讨室,大家围绕"如何将南水北调精神转化为教学资源"展开讨论。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沉浸式感悟活动,既增强了自己对南水北调历史的进一步深入了解,丰富了日后思政课堂教学资源,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讲好思政课、传播好伟大精神的责任感。一定要将此次培训所获,有机融入到思政课中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内容的教学中。
据悉,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多维度提升专兼职思政教师育人能力,持续拓展“大国工程”“乡村振兴”等实践基地,构建“理论讲授—实践感知—课题研究—成果转化”育人链条,让新时代中国故事成为最生动的思政教材。